首页名画书法古典名着世界名画世界雕塑世界名着
现、当代文学 | 世界英文名着
中心首页 > 经典艺术欣赏 > 世界名着 > 《约翰·克利斯朵夫(九)》
《约翰·克利斯朵夫(九)》 | 上传时间:2007-05-17 / 点击:


他不能再一动不动的待在房里,让那目光凶恶的斯芬克斯把它的问题和死尸的气息折磨,(希腊神话载:人面狮身的斯芬克斯向路人提出神秘的谜语,凡不能解答者皆被吞食.)便非常骚动的爬起来,走出卧室,下了楼梯,本能的,怯生生的,需要挨在别人身边.可是他一听见人声又马上想躲开了.
    勃罗姆那时在饭厅里,很亲热的接待克利斯朵夫,立刻问到巴黎的事.克利斯朵夫抓着他的胳膊,说:"别问我.过一晌再谈罢......请你原谅.我简直受不了.我累得要死,累得......"
    "我知道,我知道,"勃罗姆态度很殷勤."你神经受了震动,前几天的刺激太厉害了.别说话.别拘束.你爱怎办就怎办,好象在你自己家里一样.我们决不打搅你."
    他的确说到做到.为了避免惊动客人,他又趋于另外一个极端:在克利斯朵夫面前,他夫妇之间也不敢交谈了;说话都放低着声音,走路提着脚尖,屋子里变得没有一点声响.克利斯朵夫看到这窃窃私语的情形和强制的静默,非常难堪,只得要求勃罗姆照常办事,跟从前一样的过活.
    这样以后,主人就一切都让克利斯朵夫自便.他几小时的坐在屋子的一角,或者象游魂似的踱来踱去,说不出想些什么,几乎连痛苦的气力都没有了.他象呆子一般,看到自己心如槁木,不由得厌恶之极.唯一的念头是跟"他"一起埋葬,万事全休.......有一次,他看到花园的门开着,不知不觉走了出去.但一到阳光底下,他就非常难受,赶紧退回来,仍旧去关在护窗紧闭的屋子里.天气晴好的日子使他受罪.他恨太阳.他受不了自然界的恬静.在饭桌上,他不声不响的只顾吃着勃罗姆搛给他的菜,眼睛钉着桌子.有一天,勃罗姆指给他看客厅里有一架钢琴;克利斯朵夫竟骇然掉过头去.他对无论什么声音都厌恶,只求静默,只求黑暗!......心中只有空虚,也只需要空虚.生命的欢乐,象大鹏般振翼高歌,直冲云霄的欢乐是完了!一天又一天的呆在房里,唯一的生命感觉,是隔壁屋子里时钟滴答的声音,仿佛在他脑子里摆动.可是欢乐的野鸟还在他胸中,常常突然之间飞起来,撞在栅栏上,使心灵深处有一阵可怕的骚动,......"一个人独自在渺无人烟的荒野中悲号......"
    人生的苦难是不能得一知己.有些同伴,有些萍水相逢的熟人,那或许还可能.大家把朋友这个名称随便滥用了,其实一个人一生只能有一个朋友.而这还是很少的人所能有的福气.这种幸福太美满了,一朝得而复失的时候你简直活不下去.它无形中充实了你的生活.它消灭了,生活就变得空虚:不但丧失了所爱的人,并且丧失了一切爱的意义.为什么世界上有过这样的一个人(朋友)呢?为什么要有我呢?......
    这一下死的打击对于克利斯朵夫格外可怕,因为那时克利斯朵夫生命的本体暗中已经动摇了.人生有些年龄,机构的内部会酝酿一种蜕变,肉体与心灵特别容易受外界的打击;精神疲惫,有种说不出的惆怅,对一切都觉得厌倦,对过去的成就毫不留恋,对前途也看不出一点儿端倪.在发作这些心病的年纪上,大多数人有家庭的责任把他们束缚着;这种责任固然使他们缺少批判自己.寻觅新路.重新缔造坚强的新生活所必需的自由精神,但同时也做了他们的保镖;固然,在那种情形之下你牢骚满腹,藏着不少的隐痛......还得永远的往前走......没法躲避的作业,对于家庭的照顾,逼着一个人象一匹站着打盹的马似的,在两根车辕中间拖着疲乏的身子继续向前.......可是一个无牵无挂的人,临到一片空虚的时间就毫无依傍,没有一点强迫他前进的东西,只是为了习惯而走着,不知道往哪儿去.力量被扰乱了,意识不清楚了.在他这样迷迷忽忽的时候,要是来了一声霹雳,把他的梦游病惊醒过来,他就吃苦了.他倒下去了......
    几封从巴黎转过来的信,把克利斯朵夫的麻痹状态驱散了一些时候.那是赛西尔和亚诺太太写来的,无非是安慰的话.可怜的安慰!没用的安慰!嘴里谈着痛苦的人并不是身受的人......那些书信只使他听到那个已经消灭的声音的回声.他没有勇气答复,人家也不再写来了.在这个意志消沉的情形之下,他要抹掉自己的痕迹,教自己消灭.痛苦能够使一个人变得不公平:他过去喜欢的那些人对他都不存在了.只有死掉的那一个才永久存在.连着好几个星期,他努力要教亡友再生,他和他谈话,写信给他:
    "我的灵魂,今天我没收到你的信.你在哪儿呀?回来罢,回来罢,跟我说话啊,写信给我啊!......"
    虽然他夜里费尽心力,还是不能在梦中和他相见.这一点是很难办到的,只要你还在为了朋友的死亡而心痛的时候.直要以后你慢慢的把故人忘了,故人才会重新出现.
    然而外界的生活已经逐渐渗入心灵的坟墓.克利斯朵夫开始听到屋内各种不同的声音,不知不觉的关心起来了.他知道几点钟开门,几点钟关门,白天一共开关几次,有几种方式,依着来客的性质而定.他能认出勃罗姆的脚声,在想象中看到医生出诊回来,在穿堂里挂他的帽子和外套,老是用那种细心而古怪的方式.要是听惯的声音到时没听见,他就不由自主的要探究原因.在饭桌上,他也无意识的听人家谈话了,发觉勃罗姆差不多老是一个人说话,太太只简短的回答几句.虽然缺少谈话的对手,勃罗姆可并不在乎,照旧高高兴兴的,讲着他才看过的病人和听来的闲话.有时,勃罗姆说着话,克利斯朵夫居然对他瞧着,勃罗姆发觉之下非常快活,更尽量打动他的兴致.
    克利斯朵夫勉强想和自己的生活重新结合起来......可是没劲!他觉得自己多老,跟天地一样的老!......早上起来照着镜子,看到自己的身体,姿势,愚蠢的外形,觉得厌倦不堪.为什么要起床,要穿衣服?......他拚命逼自己工作:可是工作使他受不了.既然一切都得归于虚无,创造有什么用?他不能再搞音乐了.一个人唯有经过了患难才能对艺术......(好似对其他的事情一样)......有真切的认识.患难是试金石.唯有那个时候,你才能认出谁是经历百世而不朽的,比死更强的人.经得起这个考验的真是太少了.某些被我们看中的灵魂......(所爱的艺术家,一生的朋友),......往往出乎我们意外的庸俗.谁能够不被洪涛淹没呢?一朝被患难接触到了,人世的美就显得非常空洞了.
    可是患难也会疲倦的,它的手也麻痹了.克利斯朵夫神经松了下来,睡着了,他无穷无尽的尽睡,仿佛怎么也睡不足.
    终于有一夜,他睡得那么熟,到第二天下午才醒.屋子里一个人都没有.勃罗姆夫妇出去了.窗子开着,明媚的天空笑着.克利斯朵夫觉得卸掉了一副重担.他起来走到花园里.一方狭窄的三角形的地,四周围着高墙,象修道院模样.在几块草地与极平常的花卉中间,有几条铺着细砂的小径;一根葡萄藤和一些蔷薇爬在一个花棚上.一个碎石砌成的洞内有一道细小的喷泉;一株靠墙的皂角树,香味浓烈的枝条挂在隔邻的花园高头.远处矗立着红岩砌成的教堂的钟楼.时间是傍晚四点.园中已经罩着阴影.树巅和红色的钟楼还浴着阳光.克利斯朵夫坐在花棚下面,背对着墙,仰着头,从葡萄藤和蔷薇的空隙中望着清朗的天.他似乎才从恶梦中醒来.周围是一片静寂.一根蔷薇藤懒洋洋的挂在头顶上.忽然最好看的一朵花谢了,落英缤纷,在空中散开来,好比一个无邪的美丽的生命就这样平平淡淡的消逝了......这一下克利斯朵夫可哀痛之极,透不过气来,把手捧着脸哭了......
    钟声响了.从这一个教堂到另一个教堂,钟声相应......克利斯朵夫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.等到抬起头来,钟声已止,夕阳已下.克利斯朵夫被眼泪苏解了,精神被冲洗过了,听见心头象泉水似的涌出一阕音乐,眼望着一钩新月溜上天空.他被一阵脚声惊醒之下,立刻回到房里,关了门,拴上了,让他音乐的泉源尽量奔泻出来.勃罗姆上来招呼他吃饭,敲敲门,推了几下:克利斯朵夫只是不理.勃罗姆从锁孔里张望,看见克利斯朵夫大半个身子扑在桌上,四周堆满了纸,才放心了.
    过了几小时,克利斯朵夫筋疲力尽,走到楼下,发觉医生在客厅里一边看书一边等着.他过去把他拥抱了,请他原谅他来到这儿以后的行动,并且不等勃罗姆开口,自动把最近几星期中惊心动魄的事告诉了他.他跟医生提到这些,只有这么一次,而勃罗姆是否完全听清还是问题:因为一则克利斯朵夫的话没有系统,二则夜色已深,勃罗姆虽然非常好奇,也瞌睡死了.最后......(时钟已经敲了两点),......克利斯朵夫发觉了,便跟主人道了晚安分手.
    从此克利斯朵夫的生活慢慢恢复了常规.那种一时的兴奋当然不能维持,他常常觉得很悲哀,但那是普通的哀伤,不致妨碍他的生活了.得活下去,是的,非活下去不可!他失去了在世界上最爱的人,受着忧苦侵蚀,心中存着死念,可是有一股那么丰满那么专横的生命力,便是在哀伤的言语中也会爆发,在他的眼睛,嘴巴,动作中间放射光芒.不过生命力的核心已经有条蛀虫盘踞了.克利斯朵夫常常会哀痛欲绝.他明明心里很安静,或是在看书,或是在散步:突然之间出现了奥里维的笑容,那张温柔而疲倦的脸......那好比一刀扎入了心窝......他身子摇摇晃晃,一边哼唧一边把手抱着胸部.有一次,他在琴上弹着贝多芬的曲子,跟从前一样弹得慷慨激昂......忽然他停住了,扑在地下,把头埋在一张椅子的靠枕里,喊道:"啊!我的孩子!......"
    最苦的是觉得一切都"早已经历过了".他老是遇到一些同样的姿势,同样的言语,同样的经验.什么都是熟识的,预料到的.某一张脸使他想起从前看到的另外一张脸,会说出......(他敢预先断定),......而且真的说出,另外一个人说过的话;同样的人经历着同样的阶段,遇到同样的障碍,同样的消耗完了.有人说:"人生再没比爱情的重复更令人厌倦的了,"这句话要是不错,那末整个人生的重复不是更可厌吗?那简直会教人发疯.......克利斯朵夫竭力不去想它,既然要活下去就不能想,而他是要活下去的.这种自欺欺人的心理教人非常痛苦:为了内疚,为了潜在的.压制不了的.求生的本能,而不愿意认清自己的面目!明知世界上没有安慰可言,他就自己创造安慰.明知生活没有什么意义,他偏创造生活的意义.他教自己相信应当活下去,虽然活不活跟谁都不相干.必要的时候,他还会对自己说是死了的朋友鼓励他活的.同时他知道这是把自己的话硬放在死者嘴里.人就是这么可怜!......
    克利斯朵夫重新上路,步子似乎跟以前一样的稳健了;他把心房关起来,不让痛苦闯进去.他不对别人提到他的痛苦,自己也避免和痛苦劈面相见:他好象很平静了.
    巴尔扎克说过:"真正的苦恼在心灵深处刻了一道很深的沟槽,它似乎毫无动静,睡熟了,实际上却继续在腐蚀灵魂."
    凡是认识克利斯朵夫而能仔细观察他的人,看着他来来往往,弹奏音乐,有说有笑,......(他居然会笑了!)......一定会感到这个人虽然那么壮健,虽然眼里燃着生命之火,但精神上已经有些东西给摧毁了.
    他和人生重新结合之后,就得找个生计.当然不是离开那个城市,瑞士是最安全的避难所;而且这样豪爽的主人,到哪儿去找呢?但他的傲气使他不愿意加重朋友的负担.虽然勃罗姆竭力推辞,一个钱都不肯收,他却直要找到了几处教琴的事,能付一笔固定的膳宿费给了屋主,才觉得安心.那可不容易.他轻举妄动参加革命的事到处都有人知道,一般布尔乔亚家庭当然不愿意跟这个危险的,至少是古怪的,所以是"不相宜的"人打交道.然而他靠着自己在音乐界上的名气和勃罗姆的斡旋,居然踏进了四五个胆子大一些的,或是更好奇的人家.他们也许想以惊世骇俗的方式表示风雅,但另一方面照旧很小心的监视着他,使学生对老师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.
    勃罗姆家里的生活是非常有规律的.早上,各人干各人的事:医生出去看诊,克利斯朵夫出去教课,勃罗姆太太上菜市和教堂.克利斯朵夫到一点左右回来,大概总比勃罗姆早.勃罗姆不许人家等他吃中饭,所以克利斯朵夫跟年轻的主妇先吃.那在他绝对不是愉快的事,因为他对她毫无好感,也没有什么话可以和她谈.她当然觉察人家对她的印象,可是听其自然,既不想注意一下修饰,也不愿意多用思想.她从来不先向克利斯朵夫开口.动作跟服装毫无风韵,人又笨拙,又冷淡,使一切象克利斯朵夫那样对女性的妩媚很敏感的男人望而却步.他一边想到巴黎女子的高雅大方,一边望着阿娜,不由得想道:"啊,她多丑!"
    可是这并不准确;不久他发现她的头发,手,嘴,还有那双一看到他就闪开去的眼睛,都长得很美.但他心里对她的批评并不因之改变.为了礼貌,他勉强跟她搭讪,很费力的找些谈话的题目,她那方面又一点儿不合作.有两三次,他问她一些事,关于她的城市的,她的丈夫的,她本身的:可什么都问不出来.她只回答几句极无聊的话,努力装着笑容,而那种努力又使人不愉快:她笑得很不自然,声音很闷,说话断断续续,每句后面总带着难堪的静默.临了克利斯朵夫只得尽量避免跟她谈话;那也是她求之不得的.医生一回家,两人都觉得松了一口气.勃罗姆老是很高兴,大声嚷嚷,忙这个忙那个,非常俗气,心却是挺好.他能吃能喝,说个不停,也笑个不停.跟他在一起,阿娜还略微说几句;但他们俩谈的无非是所吃的菜和每样东西的价钱.有时勃罗姆取笑她对宗教的热心和牧师的讲道,她沉着脸,一声不出,就在饭桌上生气了.医生多半讲着他看病的情形,津津有味的描写某些可怕的病象;那种刻划入微,淋漓尽致的叙述,使克利斯朵夫大为气恼,拿饭巾丢在桌上,不胜厌恶的站起来,把医生看得乐死了;他立刻打断了话,一边笑一边道歉.可是下一餐上他又来了.这些医院里的笑话,似乎能够使麻木不仁的阿娜听了快活的.她会突然之间笑起来,而且是种狞笑,有些兽性的意味.实际上她对她所笑的事也许和克利斯朵夫同样的厌恶.下午,克利斯朵夫很少学生.医生跑在外面的时候,克利斯朵夫往往和阿娜留在家里,可并不见面.各人干着自己的工作.最初勃罗姆要克利斯朵夫教阿娜弹琴,说她还有相当的音乐天分.克利斯朵夫要阿娜弹些东西给他听.她虽然不大高兴,却也不推三阻四,照例态度冷冰冰的,弹得非常机械,毫无表情:一切音符都是相等的,没有一点儿抑扬顿挫,为了翻谱,她会若无其事的把弹了一半的乐句停下来,然后再从容不迫的接下去.克利斯朵夫气坏了,不等曲子弹完就走掉,免得说出粗野的话得罪她.她可并不慌,声色不动的直弹到最后一个音,对于他的失礼毫无伤心或生气的表示,甚至也没十分留意.但从此他们之间再也不提音乐了.有几天下午,克利斯朵夫照例是出去的,倘若突然之间回家,就会发见阿娜在那儿练琴,冷冷的,毫无兴致,可是态度很固执,把同一乐节弹上四五十遍也不厌倦,也不兴奋.知道克利斯朵夫在家的时候,她从来不弄音乐.她的时间除了虔修之外,都花在家务上:缝这个,缝那个,监督女佣,特别注意整齐清洁.丈夫认为她是一个贤德的女人,有点儿古怪,据他说是"象所有的女人一样";但也"象所有的女人一样"很忠诚.关于最后这一点,克利斯朵夫心里不表同意,觉得勃罗姆的心理学太简单了;但反正是勃罗姆的事,想它干吗!
    吃过晚饭,大家待在一起.勃罗姆和克利斯朵夫谈着话,阿娜做着活儿.由于勃罗姆的请求,克利斯朵夫又常常弹琴了,在临着园子的黑洞洞的大客厅内直弹到深夜,使勃罗姆在一旁听得出神......世界上不少人就是醉心于他们不懂的或完全误解的东西的,......他们也正因为误解而爱那些东西.克利斯朵夫不再生气;他一生已经遇到多少混蛋!但听到某些可笑的惊叹辞,也立刻停下,回到房里去了.勃罗姆终于猜到了原因,便竭力把声音压低.并且他音乐的胃口很快就会厌足,留神细听的时间不能连续到一刻钟以上:不是看报,便是打盹,不再打搅克利斯朵夫了.阿娜坐在屋子的尽里头,一声不出,膝上放着活计,似乎在那里工作;但她直瞪着眼,手指不动.有时她在曲子的半中间无声无息的出去了,不再露面.
    日子这样一天天的过去.克利斯朵夫又有了精力.勃罗姆的过分的,但是真诚的好意,屋子里的清静,日常生活的有规律,特别丰富的日耳曼式的饮食,把他结实的身体给恢复了.肉体已经和以前一样的健康,但精神上还是病着.新长出来的气力只有加强骚乱的心绪,因为它始终不曾恢复平衡,有如一条装载不平均的船,受到一点极小的震动就会跳起来.
    他完全孤独,跟勃罗姆谈不到精神上的相契,与阿娜的交际仅仅限于早晚的招呼,和学生又毫无好感可言:因为他公然表示,以他们的才具,最好还是放弃音乐.城里他一个人都不认得.而这也不完全是他的过失.固然他自从奥里维死后老是很孤独的呆在一边,但周围的人也根本不让他接近.
    他住的那个古城颇有些聪明强毅之士,但都是骄傲的特权阶级,自得自满,与外界不相往来的.他们是一般布尔乔亚的贵族,爱好工作,教育程度很高,可是胸襟狭窄,奉教非常热心,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种族,自己的城市是最优秀的城市,沾沾自喜的厮守着他们分支繁衍的古老的家族.每一家规定好一个招待亲属的日子,余下的时间便门禁森严.这些实力雄厚的世家从来不想炫耀财富,彼此都是知道底细的:这就够了;别人的意见根本无足重轻.有些百万富翁穿得象小布尔乔亚一样,声音嘶嗄,讲着别有风趣的土话,天天一本正经的上公事房,即使到了连一般勤谨的人也要退休的年纪还是照常办事.太太们自命为精通治家之道.女儿是没有陪嫁的.有钱的父母要子女象自己一样辛辛苦苦的去挣他们的家业.日常生活过得非常节俭:那些巨大的财产有极高尚的用途,例如收藏艺术品,办美术馆,襄助社会事业.慈善机关和博物院常常收到数目很大的,隐名的捐款.这种又伟大又可笑的现象都是属于另一时代的.大家只知道有自己,似乎不知道外边还有别的世界.其实为了商业关系,为了交游广阔,为了教儿子们到远方去游学,他们对外边的世界很熟悉.可是无论什么出名的东西,无论哪个国外的名流,在他们心目中一定要经过他们认可之后才算成立.他们对自己的社会也管束极严,互相支持,互相监督.这样就产生了一种集体意识,凭着一致的宗教观念与道德观念,把个人的许多不同点......在那些性格刚强的人身上特别显著的不同点......给遮掉了.每个人都奉行仪式,都有信仰.没有一个人敢有一点儿怀疑,即使怀疑也不愿意承认.你休想掏摸他们的心事:因为知道受着严密的监视,谁都有权利窥探别人的心,所以他们格外深藏.据说连那些离开乡土而自以为独立不羁的人,一朝回到本乡,照旧会屈服于传统,习惯,和本城的风气:最不信仰的人也不得不奉行仪式,不得不信仰.在他们眼里,没有信仰是违反天性的,没有信仰的人是低级的,行为不端的人.只要是他们之中的一分子,就决不能回避宗教义务.不参加教礼等于永远脱离自己的阶级.(此处所称宗教均指基督新教.瑞士最普遍的宗教是新教.)
    这种纪律的压力似乎还嫌不够.那些人在本身的阶级里头还觉得彼此的连系不够密切,所以在大组织中间又造成无数的小组织,把自己完全束缚起来.小组织大概有好几百个,而且每年都在增加.一切社会活动都有团体:有为慈善事业的,为虔修的,为商业的,为虔修而兼商业的,为艺术的,为科学的,为歌唱的,为音乐的;有灵修会,有健身会,有单为集会而组织的,有为了共同娱乐的,有街坊联合会,有同业联合会,有同等身分的人的会,有同等财富的人的会,有同等体重的人的会,有同名的人的会.据说有人还想组织一个不隶属任何团体的人的团体,结果这种人不满一打.
    在这城市.阶级.团体三重束缚之下,一个人的心灵是给捆住了.无形的压力把各种性格都约束了.其中多半是从小习惯的,......从几百年来就习惯的;他们认为这种压迫很卫生;倘若有人想摆脱,就是不合体统或不健全.看到他们心满意足的笑容,谁也想不到他们心里有什么不舒服.但人的天性也要报复一下的.每隔相当时候,必有几个反抗的人,或是倔强的艺术家,或是激烈的思想家,不顾一切的斩断锁链,使当地的卫道之士头痛.但卫道之士非常聪明,倘若叛徒没有在半路上被压到,倘若比他们更强,那末他们不一定要把他打倒,......(打架总难免闹得满城风雨),......而设法把他收买.对方要是一个画家,他们就把他送入美术馆;要是思想家就送入图书馆.叛徒大声疾呼的说些不入耳的话,他们只做不听见.他尽管自命为独往独来,结果仍旧被同化了.毒性被中和了.这便叫做以毒攻毒的治疗.......但这些情形很少有,叛徒总是在半路上被扼杀的居多.那些安静的屋子里藏着不知多少无人知道的悲剧.里头的主人往往会从从容容的,一声不响的跑去跳在河里;再不然在家中幽居半年,或者把妻子送进疗养院.大家把这些事满不在乎的谈着,态度的冷静可以说是本地人最了不起的特点之一,即使面对着痛苦与死亡也不会受影响.
    这些严肃的布尔乔亚,因为看重自己人,所以对自己人很严;因为瞧不起别人,所以对别人比较宽.对于象克利斯朵夫一般的外侨,例如德国的教授,亡命的政客,他们都相当宽大,觉得跟自己无关痛痒.并且他们爱好智慧,决不为了前进的思想而惊慌,知道自己的儿孙是不受影响的.他们用着冷淡的,客气的态度对待外侨,不让他们亲近.
    克利斯朵夫毋须人家多所表示.那时他正特别敏感,到处看到自私自利与淡漠无情,只想深自韬晦.
    勃罗姆的病家在社会上是个范围很小的小圈子,属于新教中教规极严的一派,勃罗姆太太也是其中一分子.克利斯朵夫名义上是旧教徒出身,事实上又已经不信仰了,所以更受到歧视.而他那方面也觉得有许多事看不上眼.他虽则不信仰,可是脱不了先天的旧教精神:理智的成分少,诗的意味多,对于人性取着宽容的态度,不求说明或了解,只知道爱或是不爱;同时他在思想方面和道德方面保持着绝对的自由,那是他无形中在巴黎养成的习惯.因此他和极端派的新教团体冲突是必然的事.加尔文主义的缺陷在这个宗派里格外显著,那是宗教上的唯理主义,把信仰的翅膀斩断了,让它挂在深渊上面:因为这唯理主义的大前提和所有的神秘主义同样有问题,它既不是诗,也不是散文,而是把诗变了散文.它是一种精神上的骄傲,对于理智......他们的理智......抱着一种绝对的,危险的信仰.他们可以不信上帝,不信灵魂不灭,但不能不信理智,好似旧教徒不能不信仰教皇,拜物教徒不能不崇拜偶像.他们从来没想到讨论这个"理智".要是人生和理性有了矛盾,他们宁可否定人生.他们不懂得心理,不懂得天性,不懂得潜伏的力,不懂生命的根源,不懂"尘世的精神".他们造出许多幼稚的,简化的,雏型的人生与人物.他们中间颇有些博学而实际的人,读书甚多,阅历不少,但看不见事物的真相,只归纳出一些抽象的东西.他们贫血得厉害;德行极高,但没有人情味:而这是最要不得的罪恶.他们心地的纯洁往往是真实的,并且高尚,天真,有时不免滑稽,不幸那种纯洁在某些情形之下竟有悲剧意味,使他们对别人冷酷无情,......不是由于愤怒,而是一种深信不疑的态度.他们怎么会迟疑呢?真理,权利,道德,不是都在他们手里吗?神圣的理智不是给了他们直接的启示吗?理智是一颗冷酷的太阳,它放射光明,可是教人眼花,看不见东西.在这种没有水分与阴影的光明底下,心灵会褪色,血会干枯的.
    而克利斯朵夫当时觉得最无意义的便是理智.这颗太阳只能替他照出深渊的内壁而不能指示一条出路,甚至也不能使他看出深渊的深度.
    至于艺术界,克利斯朵夫很少机会.也没有心思去和它发生关系.当地的音乐家多半是保守派的好好先生,属于新舒曼派或勃拉姆斯派的,克利斯朵夫跟这些乐派是斗争过的.只有两人是例外:......一个是管风琴师克拉勃,开着一家出名的糖果店;他是个诚实君子,出色的音乐家,照某个瑞士作家的说法,要不是"骑在一匹被他喂得太饱的飞马上",他还能成为更好的音乐家;......另外一个是年轻的犹太作曲家,很有特色,很有气魄,情绪很骚动;他也开着铺子,卖瑞士土产:木刻的玩艺儿,伯尔尼的木屋和熊等等.这两个人因为不把音乐做职业,胸襟都比较宽大,很乐意亲近克利斯朵夫;而在别的时期,克利斯朵夫也会有那种好奇心去认识他们的,但那时他对艺术,对人,都毫无兴趣,只感到自己和旁人不同的地方而忘了相同的地方.
    他唯一的朋友,听到他吐露思想的知己,只有在城里穿过的那条河,就是在北方灌溉他故乡的莱茵.在它旁边,克利斯朵夫又想起了童年的梦境.但在心如死灰的情形之下,那些梦境也象莱茵一样染着阴惨惨的色调.黄昏日落的时候,他在河边凭栏眺望,看着汹涌的河流,混沌一片,那么沉重,黯淡,急匆匆的老是向前流着,一眼望去只有动荡不已的大幅的轻绡,成千成万的条条流水,忽隐忽现的漩涡:正如狂乱的头脑里涌起许多杂乱的形象,永远在那里出现而又永远化为一片.在这种黄昏梦境中,象灵柩一样飘流着一些幽灵似的渡船,没有一个人影.暮色渐浓,河水变成大块的青铜,照着岸上的灯火乌黑如墨,闪出阴沉的光,反射着煤气灯黄黄的光,电灯月白色的光,人家窗里血红的烛光.黑影里只听见河水的喁语.永远是微弱而单调的水声,比大海更凄凉......
    克利斯朵夫几小时的听着这个死亡与烦恼的歌曲,好容易才振作起来,爬上那些中间剥落的红色的石级,穿着小巷回家,他身心交瘁,握着砌在墙头里的,被高头教堂前面空漠的广场上的街灯照着发光的栏杆......
    他再也弄不明白了:人为什么要活着?回想起亲眼目睹的斗争,他不由得丧然若失,佩服那批对信念锲而不舍的人.各种相反的思想,各种不同的潮流,循环不已:......贵族政治之后是民主政治;个人主义之后是社会主义;古典主义之后是浪漫主义;尊重传统之后又追求进步:......交相起伏,至于无穷.每一代的新人,不到十年就会消磨掉的新人,都深信不疑的以为只有自己爬到了最高峰,用石子把前人摔下来;他们忙忙碌碌,叫叫嚷嚷,抓权,抓光荣,然后再被新来的人用石子赶走,归于消灭......
    克利斯朵夫不能再靠作曲来逃避;那已经变成间歇的,杂乱无章的,没有目标的工作.写作?为谁写作?为人类吗?他那时正厌恶人类.为他自己吗?他觉得艺术一无用处,填补不了死亡所造成的空虚.只有他盲目的力偶尔鼓动他振翼高飞,随后又力尽筋疲的掉下来.黑暗中只有一阵隐隐的雷声.奥里维消灭了,不留一点儿痕迹.凡是充实过他生命的,凡是他自以为和其余的人类共有的感情跟思想,他都恼恨.他觉得过去的种种完全是骗自己:人与人的生活整个儿是误会,而误会的来源是语言......你以为你的思想能够跟别人的沟通吗?其实所谓关系只有语言之间的关系.你自己说话,同时听人家说话;但没有一个字在两张不同的嘴里会有同样的意义.更可悲的是没有一个字的意义在人生中是完全的.语言超出了我们所经历的现实.你嘴里说爱与憎......其实压根儿就没有爱,没有憎,没有朋友,没有敌人,没有信仰,没有热情,没有善,没有恶.所有的只是这些光明的冰冷的反光,因为这些光明是从熄灭了几百年的太阳中来的.朋友吗?许多人都自居这个名义,事实上却是可怜透了!他们的友谊是什么东西?在一般人的心目中,友谊是什么东西?一个自命为人家的朋友的人,一生中有过几分钟淡淡的想念他的朋友的?他为朋友牺牲了什么?且不说他的必需品,单是他多余的东西,多余的时间,自己的苦闷,为朋友牺牲了没有?我为奥里维又牺牲过什么?......(因为克利斯朵夫并不把自己除外;在他把全人类都包括进去的虚无中,他只撇开奥里维一个人.)......艺术并不比爱情更真实.它在人生中究竟占着什么地位?那些自命为醉心于艺术的人是怎么样爱艺术的?......人的感情是意想不到的贫弱.除了种族的本能,除了这个成为世界轴心的.宇宙万物所共有的力量以外,只有一大堆感情的灰烬.大多数人没有蓬蓬勃勃的生气使他们整个的卷进热情.他们要经济,谨慎到近乎吝啬的程度.他们什么都是的,可是什么都具体而微,从来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东西.凡是在受苦的时候,爱的时候,恨的时候,做无论什么事的时候,肯不顾一切的把自己完全放进去的,便是奇人了,是你在世界上所能遇到的最伟大的人了.热情跟天才同样是个奇迹,差不多可以说不存在的!......
    克利斯朵夫这样想着,人生却在准备给他一个可怕的否定的答复.奇迹是到处有的,好比石头中的火,只要碰一下就会跳出来.我们万万想不到自己胸中有妖魔睡着.
    "......别惊醒我,啊!讲得轻些罢!......"(此系弥盖朗琪罗为其雕像《夜》所作的诗句.)
    一天晚上,克利斯朵夫在钢琴上即兴,阿娜站起身来出去了,这是她在克利斯朵夫弹琴的时候常有的事.仿佛她讨厌音乐.克利斯朵夫早已不注意这些,也不在乎她心里怎么想.他继续往下弹;后来忽然想起要把所弹的东西记下来,便跑到房里去拿纸.他打开隔室的门,低着头望暗里直冲,不料在门口突然跟一个僵直不动的身体撞了一下.原来是阿娜......这么出其不意的一撞吓得她叫起来.克利斯朵夫生怕她撞痛了,便亲切的抓着她的两只手.手是冰冷的,人好象在发抖,......大概是受了惊吓吧?
    "我在饭厅里找......"她结结巴巴的解释.
    他没听见她说找什么,也许她根本没说出来.他只觉得她在黑暗里找东西很奇怪.但他对于阿娜古怪的行动已经习惯了,也不以为意.
    过了一小时,他又回到小客厅和勃罗姆夫妇坐在一起,在灯下伏在桌上写音乐.阿娜靠着右边,在桌子的另外一头缝东西.在他们后面,勃罗姆坐在壁炉旁边一张矮椅子上看杂志.三个人都不说话.淅沥的雨点断断续续打在园中的砂上.克利斯朵夫原来把大半个身子歪在一边,那时为了要完全孤独,更掉过身去,背对着阿娜.他前面壁上挂着一面镜子,反映着桌子,灯,和埋头工作的两张脸.克利斯朵夫似乎觉得阿娜在望他,先是并不在意,后来脑子里老转着这个念头,便抬起眼睛瞧了瞧镜子......果然阿娜望着他,而且那副目光使他呆住了,不由得屏着气把她仔细打量.她不知道他在镜子里看她.灯光映着她苍白的脸,那种惯有的严肃与静默显得她心里郁积着一股暴戾之气.她的眼睛......他从来没机会看清楚的陌生的眼睛......钉在他身上:暗蓝的巨大的瞳子,严峻而火辣辣的目光,悄悄的抱着一股顽强的热情在那里搜索他的内心.难道这是她的眼睛吗?他看到了,可不相信.他是不是真的看到呢?他突然转过身来,......她眼睛低下去了.他跟她搭讪,想强迫她正面望他.可是她声色不动的回了话,始终低着头做活,没有抬起眼睛,你只能看到围着黑圈的眼皮,和又短又紧密的睫毛.要不是克利斯朵夫头脑清楚,很有把握的话,他又要以为那是个幻象了.但他的确知道他是看到的......
    然后他又集中精神工作,既然对阿娜不感兴趣,也就不去多推敲这个奇怪的印象.
    过了一星期,他在琴上试一支新作的歌.勃罗姆一半由于摆丈夫的架子,一半由于打趣,素来喜欢要太太弹琴或唱歌,这一晚的要求特别来得恳切.往常阿娜只说一句斩钉截铁的话;以后不论人家如何要求,恳请,揶揄,再也不屑回答,咬着嘴唇,只做不听见.但那天晚上,出乎勃罗姆和克利斯朵夫意料之外,她居然收起活儿,站起身来向钢琴走过去了.这是一支她连看都没看过的歌,她竟自唱了,而唱的结果简直是奇迹.声音沉着,完全不象她说话时那种嘶嗄的,蒙着一层什么的口音.一开始她就把音唱准了,既不慌张,也不费力,音乐给表现得极有气魄,而且很纯粹,很动人;她自己也达到热情奔放的境界,使克利斯朵夫大为激动,觉得她唱出了他的心声.她唱着,他望着她呆住了;这一下他才第一次把她看清楚.阴沉的眼睛里有股野性,表示热情的大嘴巴,边缘很好看的嘴唇,肉感的笑容并不秀媚,有点儿杀气,露出一副雪白的很好的牙齿;一只美丽结实的手放在琴谱架上;壮健的体格被狭窄的衣服紧束着,被过于简单的生活磨瘦了,但一望而知是年轻的,精力充沛,线条非常和谐.
    她唱完了,回去坐着,一双手放在膝盖上.勃罗姆恭维了她几句,但觉得她唱得不够柔媚.克利斯朵夫一声不出,只顾打量她.她惘然微笑,知道他瞧着她.当晚他们之间没说什么话.她明白自己刚才达到了从来未有的境界,或者是第一次成为她"自己",可不懂是怎么回事.
    从那一天起,克利斯朵夫对阿娜留神观察了.她又回复了不声不响,冷淡麻木的态度,只管没头没脑的做活,教丈夫都看了气恼;其实她是借工作来压制骚乱的天性,不让那些暧昧的思想抬头.克利斯朵夫看来看去,只看到她和早先一样是个动作发僵的布尔乔亚.有时她一事不做的瞪着眼睛出神.你刚才发觉她这样,过了一刻钟还是这样,一动也没动过.丈夫问她想些什么,她便惊醒过来,微微一笑,回答说不想什么.而这也是事实.
    她无论碰到什么事都镇静自若.有一天她梳妆的时候,酒精灯爆裂了.一刹那间,阿娜四周布满了火焰.女仆一边呼救一边逃.勃罗姆着了慌,手忙脚乱,叫叫嚷嚷,吓坏了.阿娜撕掉了梳妆衣上的搭扣,把着火的内衣从腰部扯去,踩在脚下.等到克利斯朵夫慌乱中抢着一个水瓶奔来,阿娜只剩着件内衣,露着胳膊,立在一张椅子上,不慌不忙的在那里扑灭窗帘上的火焰.她身上灼伤了,却一句不提,只觉得被人看到这副服装很气恼.她红着脸,笨拙的用手遮着肩头,因为有失尊严而气哼哼的走到隔壁屋里去了.克利斯朵夫很佩服她的镇静,可说不出这种镇静是表示她勇敢呢还是表示她麻木.他以为大概是后者的成分居多.实际上,她对什么都不关心,对别人,对自己,都是一样.克利斯朵夫甚至怀疑她没有心肝.
    等到他又看见了一桩事,更毫无疑问的把她断定了.阿娜有一条小黑狗,眼睛挺聪明挺温和,全家都很疼它.克利斯朵夫关起房门工作的时候,常常把它抱在屋子里,丢下工作,逗它玩儿.他要出门,它就在门口等着,紧钉着他:它需要有个散步的同伴.它在前面拚命飞奔,不时停下来,对自己的矫捷表示得意,眼睛望着他,挺着胸部,神气俨然.它会对着一块木头狂叫,但远远的看到了别的狗就溜回来,躲在克利斯朵夫两腿之间直打哆嗦.克利斯朵夫笑它,疼它.他与世不相往来之后,和动物更接近了,觉得它们很可怜.这些畜牲只要得到你一些好意,就对你那么信赖!它们的性命完全操在人手里,所以要是你虐待这些向你输诚的弱者,简直是滥用威权,犯了一桩可怕的罪恶.
    那条可爱的小黑狗虽然对大家都很亲近,还是最喜欢阿娜.她并不特别宠它,只是很乐意把它抚摩一下,让它蹲在膝上,也照顾它的食料,似乎尽她可能的喜欢它.有一天,小黑狗差不多当着主人们的面,被街上的汽车撞倒了.它还活着,叫得非常悲惨.勃罗姆光着头跑出去,搂着那个血肉模糊的东西回来,想至少减轻它一些痛苦.阿娜过来瞅了一眼,也不弯下身子细看,便不胜厌恶的走开了.勃罗姆含着泪,眼看这小东西受着临终的痛苦.克利斯朵夫在园子里捏着拳头,大踏步走着,听见阿娜若无其事的吩咐仆人工作,便问她:"难道你心里不觉得难过吗?"
    "那有什么办法?"她回答."最好还是不去想它."
    他听了先是恨阿娜,后来想起那句滑稽的回答,不禁笑起来,私忖阿娜倒大可以把怎么能不想到悲哀的事的秘诀教给他.对于那些幸而没有心肝的人,生活不是很容易对付吗?他想要是勃罗姆死了,阿娜也不见得会怎么难过,于是他觉得自己幸而没结婚.与其终生跟一个恨你的,或者(更要不得的)把你看作有等于无的人在一起,还是孤独比较少痛苦些.的确,这女人对谁都不爱.那个规矩极严的教派使她的心干枯了.
    十月将尽的时候,她有件事使克利斯朵夫大为奇怪.......大家在吃饭,克利斯朵夫和勃罗姆谈着一件轰动全城的情杀案.乡下有两个意大利姊妹爱着一个男人.两人因为都不愿意牺牲,便用抽签的方法决定哪一个退让,而所谓退让是自动的投入莱茵河.等到抽过了签,倒楣的一个却不大愿意接受这决定.另外一个对于这种不顾信义的行为大为愤慨.两人先是咒骂,继而动武,终而至于拔刀相向;随后,突然之间变了风向,姊妹俩哭着拥抱起来,发誓说她们是相依为命的;可是她们又不能退一步分享一个情人,便决定把情人杀死.事情就这样发生了.一天夜里,两个姑娘把那个自以为艳福不浅的男人叫到她们房中;一个把他热烈的抱着,另外一个拿刀刺入他的背脊.人家听到叫喊,赶来把他从两个情人怀中抢下来,已经受了重伤;同时她们也被捕了.她们抗辩说,这件事谁也管不了,唯有她们俩是当事人,只要她们同意把属于她们的人处死,没有一个人有权利干涉.那受伤的男人差不多也同意这种说法;可是法律不了解,勃罗姆也不了解.
    "她们是疯子,"他说,"应当送进疯人院去锁起来!......我懂得一个人为了爱情而自杀,也懂得一个人受了情人欺骗而杀死情人......我并不原谅他,但我承认有这种事;那是间歇遗传的兽性,是野蛮的,可是讲得通的:一个人因为受了另外一个人的痛苦,所以杀那个人.但杀死一个你所爱的人,没有怨,没有恨,单单为了别人也爱他的缘故,那不是疯狂是什么?......你能了解这个吗,克利斯朵夫?"
    "哼!"克利斯朵夫说,"我怎么会了解!爱就是丧失理性."
    阿娜默不作声,好似并没有听,那时却抬起头来,声音很安静的说:"绝对不是丧失理性,倒是挺自然的.一个人爱的时候就想毁灭他所爱的人,使谁也没法侵占."
    勃罗姆瞅着他的太太,敲敲桌子,抱着手臂叫起来:"你这话从哪儿听来的?......怎么!要你来表示意见吗?你懂什么?"
    阿娜略微红了红脸,不作声了.勃罗姆接着又说:"一个人有所爱的时候就要毁灭?......这种胡说八道不是骇人听闻吗?毁灭你所爱的人,便是毁灭你自己......相反,一个人爱的时候,照理是以德报德,你疼他,保护他,对他慈爱,对一切都慈爱!爱是现世的天堂."
    阿娜眼睛望着暗处,听他说着,摇摇头,冷冷的回答:"一个人爱的时候并不慈悲."
    克利斯朵夫不想再听阿娜唱歌了.他怕......他说不上来是怕失望还是怕别的什么.阿娜也一样的害怕.他一开始弹琴,她就避免待在客厅里.
    可是十一月里有一天晚上,他正在火炉旁边看书,发见阿娜坐着,膝上放着活计,又出神了.她惘然瞧着空间,克利斯朵夫觉得她眼睛里又象那一晚一样有股特殊的热情.他把书阖上了.她也觉得克利斯朵夫在注意她,便重新缝着东西,但尽管低着眼皮,还是把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.他站起来说了声:"你来罢."
    她眼神还没完全安定,瞪了他一下,懂得了,起来跟着他走了.
    "你们上哪儿去?"勃罗姆问.
    "去弹琴,"克利斯朵夫回答.
    他弹着.她唱着.立刻他发见了她第一次那样的感情.她一下子就达到了雄壮的境界,仿佛那是她固有的天地.他继续试验,弹了第二个曲子,接着又弹了更激昂的第三个曲子,把她胸中无穷的热情都解放出来,使她越来越兴奋,他自己也跟着兴奋;到了最高潮的时候,他突然停下,钉着她的眼睛,问:"你究竟是谁啊?"
    "我不知道."阿娜回答.
    他很不客气的又说:"你心里有些什么,能够使你唱得这样的?"
    "我只有你给我唱的东西."
    "真的吗?那末我的东西并没放错地方.我竟有点疑心这是我创造的还是你创造的.难道你,你对事情真是这样想的吗?"
    "我不知道.我以为我唱的时候已经不是我自己了."
    "可是我以为这倒是真正的你."
    他们不说话了.她脸上微微冒着汗,胸部起伏不已,眼睛钉着火光,心不在焉的用手指剥着烛台上的溶蜡.他一边瞅着她,一边随便捺着键子.他们彼此用生硬的口气说了几句局促的话,随后又交换了一些俗套,然后大家缄默,不敢再往深处试探......
    第二天,他们很少说话,心里都有些害怕,不敢正面相看.但晚上一块儿弹琴唱歌已经成了习惯.不久连下午也弄音乐了,而且每天都把时间加长.一听到最初几个和弦,她就被那股不可思议的热情抓住了,把她从头到脚的烧着.只要音乐没有完,这个教规严厉的新教徒就是一个泼辣的维纳斯女神,(古代拉丁民族以维纳斯女神为爱神.)表现出心中所有狂乱的成分.
    勃罗姆看到阿娜为唱歌入迷有些奇怪,但对女人的使性也不想推究原因.他参与这些小小的音乐会,摇头摆脑的打着拍子,不时发表些意见,觉得非常快活,心里却更喜欢比较温柔的音乐,认为消耗这么多精力未免过分.克利斯朵夫感觉到有点儿危险,但他头脑迷迷忽忽,经过最近一场痛苦之后,精神衰弱,没法抗拒了.他不知道自己心里有些什么,也不愿意知道阿娜心里有些什么.有天下午,一支歌唱到一半,正在热情骚动的段落上,她忽然停下来,一声不出的离开了客厅.克利斯朵夫等着她,她始终不回来.过了半小时,他在甬道中走过阿娜的卧房,从半开的门里看见她在屋子的尽里头,脸上冷冰冰的作着祈祷.
    然而他们之间也有了一点儿,很少的一点儿信任.他要她讲从前的历史,她只泛泛的回答几句;费了好大的力量,他才零零碎碎的套出一部分细节.因为勃罗姆很老实,说话挺随便,克利斯朵夫居然知道了她一生的秘密.
    她是本地人,姓桑弗,名叫阿娜—玛丽亚,父亲叫做玛丁.桑弗.那是一个世代经商的旧家,几百年的百万富翁,阶级的骄傲与奉教的严格在他家里是根深蒂固的.玛丁抱着冒险精神,象许多同乡一样在远方住过好几年,到过近东,南美洲,亚洲中部,为了自己铺子里的买卖,也为了趣味和爱好科学.周游世界之后,他非但没捞到一个钱,反而把自己的躯壳和所有古老的成见都丢掉了.回到本乡,他凭着火暴的性子和固执的脾气,不顾家族沉痛的反对,竟娶了一个庄稼人的女儿,......声名不大好,先做了他的情妇然后嫁给他的.他除了结婚,无法保持这个他割舍不掉的美丽的姑娘.家族方面既然反对而不生效力,便一致把他摒诸门外.城里所有的体面人物,遇到有关礼教的事照例是一致行动的,当然对这两个不知轻重的男女表示了态度.冒险家吃了这个大亏,才懂得要反抗社会的偏见,在基督徒的国家不比在喇嘛的国家更少危险.他性格不够强,不能对社会的舆论无动于衷.在经济方面,他不但把自己的一份家产荡尽,同时还找不到一个差事,到处对他闭门不纳.铁面无情的社会给他的羞辱,使他抱着一腔怒气,把精力消磨完了.他的健康受着纵欲无度与性情暴躁的影响,没法再支持下去.结婚以后五个月,他中风死了.他的太太心很好,可是软弱,没有头脑,嫁了过来没有一天不哭,丈夫故世以后四个月,生下了小阿娜,就在产褥中咽了气.
    玛丁的母亲还活着.她什么都不肯原谅,便是当事人死了以后也不原谅,既不原谅儿子,也不原谅那个她不愿意承认的媳妇.可是媳妇故世以后,......天怒人怨的罪恶总算消除了一部分,......她把孩子带回去抚养.玛丁的老太太是个热心宗教而非常狭窄的女人,有钱而吝啬,在古城里一条黑洞洞的街上开着一家绸缎字号.她把儿子的女儿不当作孙女,只当作为了发善心而收留的孤儿,所以孩子是应当象奴仆一样报答她的.话虽如此,她给她受的教育倒很不差,但始终取着严厉与猜疑的态度,似乎认为孩子是她父母的罪恶的产物,所以拚命想在孩子身上继续追究那个罪恶.她不让她有一点儿消遣;凡是儿童在举动,言语,甚至思想方面所流露的天性,都被当作罪恶一般的铲除,年轻人的快乐给剥夺完了.阿娜从小就在礼拜堂里闷得发慌而不敢表示出来;地狱里的种种恐怖老是把她包围着.老礼拜堂的门口,摆着些丑恶的雕像,两腿被火烧着,还有虾蟆与蛇在上面爬:儿童的躲躲闪闪的眼睛每星期日看到这些形象害怕死了.她经常压制着本能,对自己扯谎.到了能帮助祖母的年龄,她便从早到晚在黑洞洞的绸铺里做事.看着周围的榜样,她也学会了那套作风:做事有秩序,处处讲究节省和不必要的刻苦,淡漠无情,还有抑郁不欢而瞧不起一切的人生观,......那是宗教信仰在一般强作虔诚的教徒身上自然而然发生的后果.她对宗教的热心,连那位老祖母也觉得过分了;她一味的禁食,苦修,有一个时期竟把一条有针刺的腰带束在身上,只要有所动作,针就扎着她的皮肉.大家莫名其妙的看着她脸色惨白.后来她晕过去了,人家请了医生来.她可不让医生听诊,......(她宁死也不愿意在一个男人面前脱掉衣服);......只是说了实话.医生把她大大的埋怨了一顿,她才答应不再来了.而祖母为了保险,也从此检查她的衣著.阿娜并没在这些苦行中得到什么神秘的快感;她没有想象力,凡是圣.法朗梭阿或圣女丹兰士所有的诗意,对她都谈不到.她的苦修是悲观的,唯物的,折磨自己并非为了求他世界的幸福,而是由于苦闷的煎熬,求一种自虐狂的快感.出人意外的是,这颗象祖母一样冷酷的心居然能领会音乐,至于领会到什么程度,连她自己也不知道.她对别的艺术都木然无动于衷,也许从来没对一幅画瞧过一眼,简直没有造型美的感觉,因为她骄傲,冷淡,所以一点不感兴趣.一个美丽的肉体,在她心中只能引起裸体的观念,就是说象托尔斯泰所讲的乡下人那样,只能有种厌恶的情绪;而这种厌恶在阿娜心中尤其强烈,因为她跟一般她喜欢的人在一起的时候,暗中只有欲念的冲动,而很少心平气和的审美的批判.她从来不想到自己长得好看,正如从来不想到被压制的本能有多少力量;其实是她不愿意知道,而且因为对自己扯谎成了习惯,结果也认识不清了.
    勃罗姆和她是在人家的婚筵上遇到的.那次她去吃喜酒是例外;大家一向认为她出身下贱而不敢请她.她那时二十二岁.勃罗姆对她留了心;可并非因为她有什么惹人注意的举动.她在席上坐在他旁边,姿态强直,衣服穿得很难看,简直不开口.但勃罗姆一刻不停的和她谈着,......就是说他自个儿说着话,......回去不禁大为动情.他凭着肤浅的观察,觉得那邻座的姑娘幽娴贞静,通情达理;同时他也赏识那个健康的身体和一望而知善操家政的长处.他去拜访了祖母,第二次又去,就提了婚,祖母同意了.陪嫁是一个钱都没有的:桑弗老太太把家产捐给公家发展商业去了.
    这年轻的女人对丈夫从来不曾有过爱情,认为那是良家妇女应当看作罪恶一样回避的.但她知道勃罗姆的好心是了不起的,也感激他不顾她的出身暧昧而跟她结婚.她对于妇道看得很重,结七年,夫妇之间不曾有过风波.他们守在一块儿,既不了解,也不因此而有什么不安.在大众眼里,他们正是一对模范夫妻.两人难得出门.勃罗姆的病家相当多,但没法使妻子踏进那个社会.她不讨人喜欢,出身的污点还不能完全抹掉.阿娜自己也不想法去亲近人家.对于从小受到的轻蔑,使她的童年悒郁不欢的原因,她至今心里很气愤.并且她在人前觉得很局促,也愿意人家把她忘掉.为了丈夫的事业,她不得不拜访和接待一些无可避免的客人.那般女客都是些好奇的,喜欢说坏话的小布尔乔亚.她们飞短流长的议论,阿娜完全不感兴趣,也不隐藏这种心理.而这一点就是不可原谅的.因此宾客的访问渐渐的稀少了,阿娜孤独了.而她正是求之不得,只希望什么都不来打扰她心里翻来覆去的梦境,和她身上那种暧昧的骚动.
    几星期来,阿娜似乎闹着病,脸瘦下去了.她躲着不跟克利斯朵夫与勃罗姆见面,成天关在卧房里胡思乱想;人家和她说话,她也不回答.勃罗姆照例不会因女人这种任性的行为着慌的,他还对克利斯朵夫解释呢.好似一切生来看不透女人的男子一样,他自命为了解她们.他的确相当了解,可是毫无用处.他知道她们往往很固执的做着梦,心里存着敌意,一味的不开口;那时最好听其自然,别去追究,尤其别追究她们在那个危险的潜意识领域里做些什么.虽然如此,他也开始为阿娜的健康操心了,以为她的形容憔悴是由于她的生活方式,由于老关在家里,从来不出城,也难得出大门的缘故.他要她去散散步.他自己不大能陪她:星期日她忙着敬神礼拜的功课;平日他忙着看诊.至于克利斯朵夫,又特意避免跟她一同出去.有过一二次,他们一块到城门口作短距离的散步:那简直烦闷得要死.话是没有的.对于阿娜,自然界仿佛是不存在的,她一无所见;田野在她眼里不过是草木和石头,那种冥顽不灵的态度使人心都凉了.克利斯朵夫曾经教她欣赏一角美丽的风景.她望了望,冷冷的笑了一下,勉强敷衍他说:
    "噢!是的,那很神秘......"
    她也会用着同样的态度说:"嗯,太阳好得很."
    克利斯朵夫气得把手指掐着自己的手掌,从此再也不问她什么;她出去的时候,他总借端留在家里.
    其实阿娜对于自然界并不是无动于衷,只是不喜欢人家所谓美丽的风景,不觉得那和其余的景色有什么分别.但她喜欢田野,......不管是哪一种,......喜欢土地跟空气.不过她对于这种爱好,象对于别的强烈的感情一样,自己并不感觉到;而和她共同生活的人自然更不容易觉察.
    勃罗姆一再劝说的结果,阿娜终于答应到近郊去玩一天.这是她为了免得人家纠缠不清而让步的.散步定在一个星期日.到最后一刹那,为这件事喜欢得象小孩子一样的医生,竟为了一个急症不能分身,只能由克利斯朵夫陪着阿娜出发.
    虽是冬天,气候却非常好,也没有下雪:空气清冽寒冷,天色开朗,太阳明晃晃的,吹着一阵砭骨的北风.他们搭着区间小火车,望远山如带的地方驶去.车厢里挤满了人;他们俩分开坐着,一句话也不说.阿娜脸色很不高兴;上一天她出乎勃罗姆意料之外的说这个星期日不去做礼拜了.这是她生平第一次缺席.是不是反抗的表示呢?......她内心的斗争,谁说得出呢?......当时她脸色惨白,直瞪着面前的凳子......
    他们下了火车,开始散步的时候,彼此都很冷淡.两人并肩走着;她步子很坚决,对什么都不注意,两条胳膊甩来甩去,鞋跟在冰冻的地上橐橐的响着.......慢慢的,她脸色活泼起来,走路的速度使苍白的腮帮有了血色.她把嘴巴张开了一点呼吸空气.在一条弯弯曲曲向上的小路的拐角儿上,她从斜刺里沿着一个石坑,爬上山岗,象一头羊,遇到要颠扑的时候便用手抓着身旁的灌木.克利斯朵夫跟着她.她越爬越快,滑跌了,又抓着草爬起来.克利斯朵夫嚷着要她停下.她不回答,尽管弯着身子,手脚并用的往上跑.浓雾象银色的绞绡般飘浮在山谷上空,遇有树木的地方才露出一道裂缝.两人穿过雾,到了高处的阳光里.到了顶上,她回过身来,神色开朗,张着嘴喘气,带着嘲弄的表情瞧着克利斯朵夫在后面爬上来,脱下大衣扔在他脸上,然后不等他喘过气来又向前奔了.克利斯朵夫在后面追着.他们都动了游戏的兴致;清新的空气使他们迷迷忽忽的好象醉了.她拣一个陡峭的山坡奔下去,石子在脚下乱滚,可并不跌交,溜来滑去,连蹿带跳,象一支箭一般飞去.她不时回顾一下,估量她跑在克利斯朵夫前面有多远.他越追越近,她便溜入树林.枯叶在脚下簌簌的响着;撩开去的树枝又回过来拂着她的脸.最后她蹴在一个树根上,被克利斯朵夫抓住了.她挣扎着,拳打足踢的抗拒,狠狠的打了他几下,想要把他摔下地,又是叫又是笑.她紧贴在他身上,胸部起伏不已;两人的腮帮差不多碰着了,他沾到了阿娜额上的汗珠,呼吸到她头发上潮湿的气味.突然她使劲一推,挣脱了身子,用着挑战的眼睛瞅着他,没有一点骚动的表情.他发觉她有一股日常生活中从来不使出来的力量,不由得大为惊奇.
    他们向邻近的村庄出发,很轻快的在富有弹性的干草堆里穿过去.前面有群觅食的乌鸦在田野中飞.太阳很旺,寒风砭骨.克利斯朵夫搀着阿娜的胳膊.她穿的衣服不十分厚,他能感觉到她身体上蒸发出来的暖气与汗湿.他要她把大衣穿上,她不肯,并且为了表示勇敢,把领扣也松了.他们到一家乡村客店去吃饭:招牌上画着个"野人"的商标,门前种着一株小柏树,饭厅壁上装饰着德文的四节诗和两幅五彩印版画:一幅带着感伤意味的,叫做《春》;一幅带着爱国意味的,叫做《圣.雅各之战》;另外还有一个十字架,下端刻着一个骷髅.阿娜狼吞虎咽的胃口,克利斯朵夫从来没见过.他们兴致很好,喝了一点儿白酒.饭后,他们象两个好伙计似的,又到田里玩儿去了,心里很安静,只想着走路的乐趣,想着在他们胸中激动的热血和刺激他们的空气.阿娜舌头松动了,不再存心提防,想到什么就说什么.
    她讲着童年的事:祖母带她到一个靠近大教堂的老太太家里;两个老人谈天的时候,打发她到大花园里去玩.教堂的阴影罩着园子,她坐在一角,一动不动,听着树叶的哀吟,探着虫蚁的动静:又快活又害怕.......她可没说出在她想象中盘旋不去的念头,......对魔鬼的恐惧.人家说那些魔鬼老在教堂门前徘徊,不敢进去;她以为蜘蛛,蜥蜴,蚂蚁,所有在树叶下,地面上,或是在墙壁的隙缝里蠢动的丑恶的小东西,全是妖魔的化身.......随后她谈到当年的屋子,没有阳光的卧室,津津有味的回想着;她在那儿整夜的不睡觉,编着故事......
    "什么故事呢?"
    "想入非非的故事."
    "讲给我听罢."
    她摇摇头,表示不愿意.
    "为什么?"
    她红着脸,笑着补充:"还有白天,在我工作的时候."
    她想了一下,又笑起来,下了个结论:"都是些疯疯癫癫的事,不好的事."
    他取笑她说:"难道你不害怕吗?"
    "怕什么?"
    "罚入地狱喽."
    她的脸登时冷了下来,说道:"噢!你不应该提到这个."
    他把话扯开去了,表示佩服她刚才挣扎的时候的气力.于是她又恢复了信赖的表情,说到她小姑娘时代的大胆.......(她嘴里还不说"小姑娘"而说"男孩子",因为她幼时很想参加男孩子们的游戏和打架.)有一回她和一个比她高出一个头的小朋友在一起,突然把他捶了一拳,希望他还手.不料他一边嚷着一边逃了.另外一次,旁边走过一条黑母牛,她跳上它的背,母牛吃了一惊,把她摔下来,撞在树上,险些儿送了命.她也曾经从二层楼的窗口往下跳,唯一的理由是因为她不信自己敢这样做;结果除了跌得青肿之外竟没有什么.她独自在家的时候,还发明种种古怪而危险的运动,要她的身体受各种各式奇特的考验.
    "谁想得到你是这样的呢,"他说,"平常你那么严肃......"
    "噢,你还没看见我有些日子自个儿在房里的模样呢!"
    "怎么,你现在还玩这一套吗?"
    她笑了,随后又忽然扯到另外一个题目,问他打猎不打.他回答说不.她说她有一回对一只黑乌放了一枪,居然打中了.他听了很愤慨.
    "喝!"她说,"那有什么关系?"
    "你难道没心肝吗?"
    "我不知道."
    "你不以为禽兽跟我们一样是生物吗?"
    "我是这样想的.对啦,我要问你:你可相信禽兽也有一颗灵魂吗?"
    "我相信是有的."
    "牧师说没有的.我,我认为它们有的."她又非常严肃的补上一句:"并且我相信我前生就是禽兽."
    他听着笑了.
    "有什么可笑的?"她这么说着也跟着笑了."我小时候就给自己编造这样的故事.我想象我是一头猫,一条狗,一只鸟,一匹小马,一条公牛.我感到有它们的欲望,很想跟它们一样长着毛或是翅膀,试试是什么味儿;仿佛我真的试过了.唉,你不懂吗?"
    "不错,你是个动物,是个古怪的动物.可是你既然觉得和禽兽同类,又怎么能虐待它们呢?"
    "一个人总要伤害别人的.有些人伤害我,我又去伤害别的人.这是必然的事.我从来不抱怨.对人不能太柔和!我教自己很受了些痛苦,纯粹是为了玩儿!"
    "怎么,你伤害自己吗?"
    "是的.你瞧,有一天我用锤子把一只钉敲在这只手里."
    "为什么?"
    "一点儿不为什么."(她还没说出她曾经想把自己钉上十字架.)
    "把你的手给我,"她说.
    "干吗?"
    "给我就是了."
    他把手伸给她.她抓着拚命的掐,他不由得叫起来.他们象两个乡下人那样比赛,看谁能够教谁更痛,玩得很高兴,心里没有什么别的念头.世界上其余的一切,他们生命的锁链,过去的悲哀,未来的忧惧,在他们身上酝酿的暴风雨,一切都消灭了.
    他们走了十几里,不觉得疲倦.突然她停下来,倒在地下干草上,一声不出,仰天躺着,把胳膊枕在脑后,眼睛望着天.多么安静!多么恬适!......几步路以外,一道看不见的泉水断断续续的流着,好似脉管的跳动:忽而微弱,忽而剧烈.远远的天边黑沉沉的.紫色的地上长着光秃与黑色的树木,一层水汽在上面浮动.冬季末期的太阳,淡黄的年轻的太阳,蒙入睡了.飞鸟象明晃晃的箭一般破空而过.乡间可爱的钟声遥遥呼应,一村复一村......克利斯朵夫坐在阿娜身旁瞅着她.她并没想到他,美丽的嘴巴悄悄的笑着.
    他心里想道:"这真是你吗?我认不得你了."
    "我自己也认不得了.我相信我是另外一个女人了.我不再害怕了;我不怕他了.啊!他使我窒息,他使我痛苦!我仿佛被钉在灵柩里......现在我能呼吸了;这个肉体,这颗心,是我的了.我的身体.我的自由的身体,自由的心.我的力,我的美,我的快乐!可是我不认识它们,我不认识自己:你怎么能使我变得这样的呢?......"
    他以为听见她轻轻的叹着气.但她什么都没有想,唯一的念头是很快活,觉得一切都很好.
    黄昏来了.在灰灰的淡紫的雾霭之下,倦怠的太阳从四点钟起就不见了.克利斯朵夫站起来走近阿娜,向她伛着身子.她转过眼睛瞅着他,因为久望天空而还有些眼花,过了几秒钟才把他认出来,堆着一副谜样的笑容瞪着他.克利斯朵夫感染到她眼中的惶乱,赶紧闭了一会眼睛,等到重新睁开,她还望着他;他觉得彼此已经这样的望了好几天了.他们看到了彼此的心,可不愿意知道看到些什么.
    他向她伸出手来,她一声不出的握着,重新向村子走去,远远的就望见山坳间那些屋顶作蒜形的钟楼;其中有一座在满生藓苔的瓦上,象戴着一顶小圆帽似的有一个空的鸟窠.在两条路的交叉口上,快要进村子的地方,有一个喷水池,上面供着一座木雕的圣女玛特兰纳,模样儿很妩媚,带点儿撒娇的神气,伸着手臂站着.阿娜无意中摹仿神像伸着手的姿势,爬上石栏,把一些冬青树枝,和还没被鸟啄完.也没被冻坏的山梨实放在女神手里.
    他们在路上遇到一群又一群的乡下男女,穿着过节的新衣服.皮肤褐色,血色极旺的女人,挽着很大的蛋壳形的髻,穿着浅色衣衫,帽子上插着鲜花,戴着红